成唯识论证义 王肯堂成唯识论证义 写刻本 影印本 简介


单页黑白阅读版请点击这里:https://www.shaoguzhai.com/1175.html

选录:
……

心一而已,裂而为八、为九,不病支离何也?曰:一心之德名为真如,真如具有不变、随缘二义。以不变之心言一不可得,况有八乎?以随缘之心言八万四千不足以尽之,乃以八为支离哉?夫真心即事即理,即相即性,即空即色,即智即如,即圆融即行布,即真如即生灭,所谓一法界也。

迷一法界而宛然成二矣!由是能取为见分,所取为相分。见分为自内我,相分为他外我。我相一立,而此相遂为举意动念之根。于是乎起一念作一事,虽淑慝攸分,熏莸各别,而要之同归于有我。即勉力而修六度万行,亦凡夫之六度万行,而非圣人之六度万行也。流浪生死之海不得出离,转徙白黑之塗无时休息。

三教圣人深知病根在此,故不约而同曰:无我!盖善医者必药其病根而去之,不得不同焉耳。《大学》言:正心必先诚意,诚意必先致知,而致知在格物。物者,对我而言之也,物我对峙如二山,然彼此各不相到;格者,到也,峙则宛然成二,到则一矣,故格物亦无我之别号也。向非我为之崇,则心何待正之而后正,意何待诚之而后诚哉!孟子以孩提之爱亲敬长为良知良能,而他日又曰: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。赤子之心有俱生而无分别,正七识用事时也。喜则人固爱其亲,谓之俱生贪;怒则兽亦​憎其亲,谓之俱生嗔。以此为仁义,与孔门无我之旨悖矣。

西方圣人悯贼与子之难辩,而真与妄之易淆也,故不得已而分一心为八九识,就其迷一法界处而立为第七识,就其举心动念处而立为第六识,就其不变之体受熏持种处而立为第八识。又以第八识之行相微细难可了知也,就其在外门转处而分为眼耳鼻舌身五识,以对色声香味触而成色心二法。以便人了知第八识本无垢,以第七识执之而垢,故得赖耶名。圣人舍之,故立圣人之第八识为第九识。谓圣人不得已而强分之可也,然实有迷一法界处,寔有举心动念处,寔有不变之体持种受熏处,寔有在外门转处,则谓八种识自然而然,而非圣人强分之亦可也。

……

然此九识,举其体则一第八识足以该之,何者?五识即相分,六七识即见分,八识即自证分,而九识即谓(证)自证分也。举其用则一第六识足以尽之,何者?三性三量三境五十一心所无不具,而凡圣染净无不备故。由散入定,由凡入圣,皆由六识能观之力,非余识能也。则虽分八分九,而亦何尝不一乎,又何支离之有?

……

注:原刻本没有(证)字,疑漏刻。

王肯堂(约1552—1638年),字宇泰,一字损仲,号损庵,自号念西居士,江苏金坛人。王肯堂“闻唯识宗旨于紫柏大师”。紫柏即真可,字达观,乃晚明著名高僧,明季佛教的复兴者。

上一篇:
下一篇: